贝恩观点

贝恩公司发布《2024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加快减排进程》

贝恩公司、绿色投资公司GenZero、渣打银行和淡马锡联合发布的《2024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加快减排进程》指出,东南亚市场应当抓紧时间窗口,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到2030年取得重大减排进展。


在这份第五年发布的报告中,我们深入分析了10个市场(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面临的独特而又复杂的减排挑战。东南亚的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同时长期依赖化石燃料进行发电,需要在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可再生资源的地理分布分散,导致东南亚出现供需失衡。此外,减排激励措施有限、融资渠道不足,也给绿色转型造成了障碍。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能源转型业务主席和可持续性发展业务主席邹娟表示:“许多人认为的减排进程与实际进展存在着现实的差距。东南亚在面临结构性挑战的同时,也拥有加快能源转型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巨大潜力。我们需要着重推进行之有效的减排方案、采取混合金融或其他能促进绿色投资的激励措施,同时各国政府也要推进更系统化的改革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抓住眼前良机。我们的报告指出了哪些领域应当加快减排进程、推动绿色投资,共创美好的绿色未来。”


为了更好地帮助东南亚市场跟踪减排进展,报告公布了东南亚地区首个“东南亚绿色经济指数”,采用五大指标衡量各国的绿色转型进程,分别是减排目标(20%)、减排进展(25%)、减排路线(20%)、加速抓手(25%)和投资体量(10%)。


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刘洋表示:“这一指数客观地呈现了各国同比去年以及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各国在哪些领域的表现出色,取得了哪些进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东南亚各国应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相应举措,相关指数也会不断发展演变。”


13大重点减排领域的投资可以撬动1500亿美元的绿色经济市场机会


首先,报告从改善农业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绿色燃料来源、流程优化、绿色交通和节能建筑这六大减排方向入手,根据减排影响和部署难易度评估了东南亚94个值得投资的减排领域。经评估后,确定了自然与农业、电力、交通和建筑这4个行业主题中13个值得投资的重点领域。如果投资到位,到2030年预计将能产生1500亿美元的年收入。


GenZero投资部门负责人Kimberly Tan表示:“东南亚是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显著增长。2023年,绿色投资增长20%达到63亿美元,但要达到2030年减排目标所需的1.5万亿美元,还需进一步加快投资步伐。在争夺绿色投资机会的全球竞赛中,那些率先通过明确的政策框架、支持性法规和具体的融资计划制定减排路线的国家,能更好地吸引私营部门投资、加快绿色转型。”


建议通过五大抓手加快东南亚绿色转型


今年的报告指出了加快东南亚绿色转型的五大抓手:(1)更全面的政策激励措施;(2)创新融资机制;(3)扩大企业投资;(4)集群/试点发展;(5)区域合作。


近年来东南亚在绿色经济政策方面有所进展,但该地区的财政激励仍然有限且比较分散。报告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是加快美国绿色投资的政策典范,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报告指出,东南亚各国政府应当围绕战略影响最大、推进速度最快的领域,“因地制宜地制定东南亚版《通胀削减法案》,加强绿色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东南亚对化石燃料的能源补贴高达1170亿美元,而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仅为260亿美元,说明该领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东南亚市场可以从中挖掘绿色转型机会、抢占绿色竞争优势,比如加快关键行业减排、加强绿色产品出口、促进自然保护、推动电网基建、为新的绿色岗位提供技能培训项目、可持续农业转型等。


报告也提到,区域合作是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的基础。比如,区域跨境电网可以为东南亚提供更多可再生能源,并通过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来提高能源安全性。


又如,通过发展高诚信度的自发性碳市场,可以借助跨境碳市场融资工具,提供和扩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覆盖面,并充分实现碳信用额度的价值,进而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企业需求。


此外,扩大东盟分类方案也有助于区域内的利益相关方对可信转型(credible transition)和绿色金融的定义达成一致,进而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加绿色资本流入。报告指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也需要携手合作,积极发挥各自作用。


淡马锡ESG投资管理部总裁兼可持续发展执行总经理朴炅娥(Kyung-Ah Park)说:“东南亚在全球净零排放进程中大有可为。但东南亚市场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可靠且价格合理的能源的需求,同时又要减少排放,这两大挑战往往会相互冲突。为了抓住绿色发展机遇、以公平和包容的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公共和私营部门需要大力合作,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推动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共同提高这类项目的融资能力。”


报告称,东南亚的基金和银行正通过创新机制解决融资难问题,并举了混合金融的例子。混合金融指的是利用催化资本,增加私营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投资的结构化方法。催化资本有利于分散项目风险、降低资本成本、解决其他投资障碍,而结构化的混合金融方法利用催化资本来增加私营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投资,可以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并吸引主流资本的参与,在东南亚地区解锁更多减排机会。如果东南亚市场能建立统一的混合金融机制,通过扩大优惠资本、采取其他支持手段等方式,每年能额外增加200亿美元的融资资金。


渣打银行亚洲区可持续金融董事总经理黄翠芝(Tracy Wong Harris)表示:“到2030年,东盟还需要投入1.5万亿美元以推动绿色转型,未来东南亚的绿色经济潜力巨大。为了抓住不断增长的发展机遇,我们应当建立协同合作的生态系统,推动私营投资者和国家机构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利用催化资本降低投资成本、分散商业投资风险。”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绿色投资同比增长20%,达到63亿美元


东南亚需要在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累计投资1.5万亿美元,才能在2030年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截至目前仅完成了1.5%的投资。2023年,东南亚的绿色投资达到63亿美元,扭转往年下行趋势,实现了约20%的同比增长。从投资标的来看,企业主要投资大型交易,而气候基金主要投资初创公司。此外,东南亚市场的国内投资有所增长,而外国投资持续下降。

2023年,电力(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仍然是东南亚最大的绿色投资主题,但从投资金额来说,在新马能效法规的推动下持续发展的绿色数据中心、以及废水处理和废塑料回收才是投资最活跃的两大领域。


从国家来看,马来西亚和老挝的绿色投资同比增长最快,增速分别高达326%和126%。从项目层面来看,马来西亚在柔佛古来的数据中心项目吸引了大规模的绿色融资,而老挝则有一个外商投资的大型项目,致力于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力。


发布东南亚地区首个“东南亚绿色经济指数”


指数显示,东南亚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新加坡和越南在去年的进展最大。在东南亚的10个国家中,有8个设立了净零排放目标,这一点与去年一样没有变化,但半数以上的高排放企业制定了净零排放或减排目标,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5家企业。此外,7个国家在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保护林地和改善耕地土壤健康方面取得了进展。

将目标转化为行动和成果需要时间。东南亚还处于绿色经济发展初期,应当抓住机会推进行之有效、成本效益最高的减排举措。2024年,东南亚需要关注13个重点领域的投资,确保政府、企业、投资者的紧密合作,并通过关键抓手推动投资落地。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