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观点

【贝恩观点】碳中和目标下,把握绿色转型的新增长战略

要点提示:


今天,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贝恩公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专家团队陆浩文(Thomas Luedi)、邹娟、陆赟分析了当下中国市场能源结构转型趋势,并在署名文章中分析了不同行业的减排路径和发展机会,建议企业积极把握绿色转型的新增长战略,以下为文章全文,欢迎阅读。


作者信息:


陆浩文(Thomas Luedi)是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席、大中华区能源及自然资源业务主席


邹娟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业务联席领导人、大中华区能源转型业务主席


陆赟是贝恩公司全球副合伙人,大中华区可持续业务发展联席领导人


目前,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已经有近20家企业明确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但减碳实践行业不同路径自然不同。有四个视角可以让这一企业行为更稳健更持续。


在加速迈向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不少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成本压力。


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首先被纳入。贝恩预计,“十四五”后期,钢铁、水泥、航空、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将逐步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机制将成为推动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政策。


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企业日常运营中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外购电力等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都可能带来额外的碳排放权交易成本。


除了积极应对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更多聚焦企业的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外,很多大型公司也已将范围三排放纳入了考量范围,包括上游原料生产造成的排放、售出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排放等,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竞争压力。


(注:本文中,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由核算企业直接控制或拥有的排放源所产生的排放。范围二:外购电力等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包括上游原料生产造成的排放、售出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排放等。)


碳中和目标下

不同行业的减排路线和发展机会


“碳中和”是个崭新的时代命题,全社会需要持续发力,不同行业也需要大力实施相应的碳减排举措。


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


投资新能源电力替代传统电能,抵扣自身运营及部分硬件生产中耗电产生的范围二碳排放。此外,还可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建设绿色园区和零售店,并开展节能改造和高能效运营管理。同时,通过产品设计创新和回收利用,以及优选低碳供应商,降低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碳足迹。


消费品行业


消费企业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采用轻量化产品设计,使用环保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减排等方式实现自身碳减排。此外,企业应着重关注范围三减排,对上游提出减排要求,并赋能下游。例如,审核和认证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碳排量,并协助供应商进行能效提升和生产、运输过程减排,保障供应链低碳水平;从产品设计角度减少消费者使用过程的能效,并以产品推广的方式进行消费者教育引导,同时使用更多可循环材料,减少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


钢铁行业


短期内,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余热回收、废渣回收等工艺改进减排;中长期来看,应当依托技术转型和流程更新实现更大幅度的碳减排。

煤化工行业


短期内,煤化工行业应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工艺和设备技术改进,提升原料煤和燃料煤的利用效率。长期来看,企业可借助工艺路线的转变减少对原料煤的依赖,然而目前颠覆性的技术路线仍未出现。


交通运输行业


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减排主力,(约占整体行业的 80%碳排量)。细分来看,客运和轻型货运逐步电气化,重型货运氢能化是减排的关键举措。而航空和远洋船运受限于电气化,需要探索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可行的其他低碳燃料(如氢能、生物质燃料等)。

企业如何

在“碳中和”之路上行稳致远?


贝恩建议,战略先行,强化运营。置身“碳中和”的浪潮下,企业领导者亟需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潮流。领导者以开放的心态,从四个角度着手,谋划部署转型战略,并且通过携手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合作伙伴,按照清晰、分阶段实施的路径,共同致胜长远。

及早启动碳盘查:

摸底自身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排放现状,充分理解碳中和对自身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评估面临的战略、业务、供应链、资本市场等各方面战略挑战与机遇。


及时做出应对规划:

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及碳排放情况,积极评估将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碳中和计划等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实际财务影响。


制定自身碳排放减排战略:

既要确保未来战略发展符合政策法规要求,更要针对行业与市场变化提前布局,争取在碳中和大趋势中建立新的绿色竞争能力。


积极联动生态系统:

参与行业减排目标和路线图制定,应对碳中和带来的变局,并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政府、投资者等进行沟通。


“积跬步以至千里”,在明确了企业的“碳中和”战略后,领导者还须修炼内功,付诸业务战略落地、强化运营能力,从而加速迈向“碳中和”。


<优化现有业务


将碳减排与日常运营相融合,提升电气化率、优化能源结构,并投资技术升级和转型(如跟踪碳捕捉技术等);同时关注碳排放交易对于运营成本的影响,优化业务模式,并积极考虑范围三排放对业务的影响。

<发展新兴“绿色”业务


考虑业务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如化工行业的企业应关注绿氢等新机会。 “碳中和”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环境保护工程,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和基石。
推荐视频